64岁驼背叔当送餐员引起网友关注,曾当清洁工的他,原来数个月前才转行当送餐员,没有交通工具的他,只能选择走路或搭公共交通送餐,每次送餐得花上一小时,因此订单不多。
虽然每天接到的送餐订单有限,但他仍选择自力更生,到餐馆附近等订单上门。
《新明日报》记者昨天在蔡厝港地铁站外的阶梯找到这位姓王的驼背叔。
驼背叔受访时说自己单身,目前住在武吉班让一带。他时常搭轻轨列车到蔡厝港地铁站一带送餐,已经有几个月了。
腼腆的驼背叔话不多,只愿透露他原在红山做清洁工已有10多年,后来没做了,才转行当送餐员。
他提及,他用平常买菜的手推车来送餐,当有收到订单时,就会去取食物,然后走路或搭巴士送餐,每趟包括取餐、上下巴士与送餐,耗时至少一小时。
据了解,由于阿叔没有交通工具,只能用走路或搭公共交通送餐,所以获送餐系统分配的订单并不多。
至于驼背,他指由于之前工作原因,身子常常需弯腰,才变成目前这样子。
驼背叔指出,为了当送餐员,花了约200元(约600令吉)来买一台智能手机,登记成为送餐员用户,再慢慢适应送餐平台的手机应用程式运作。
“我吃了早餐才来(送餐),昨天中午完成送餐后,就回去地铁站等待下一单,下午约5时就回家。”
他不愿说出一天会接到多少订单,只肯说:“做多就多,做少就少。”
记者观察约一个小时,驼背叔一直紧盯手机,担心没察觉到有送餐订单发来,但这段时间他都没接到任何订单。
也是送餐员的蔡女士(55岁)透露,她曾问驼背叔为何当送餐员时,对方不发一语,她就没再问了。
她也说,驼背叔不是每一天都出现,约一周会去地铁站三四次,但对方开始时什么都不会,送餐应用也不会用。
而她与其他送餐员见状,都会主动帮忙,包括协助阿叔将顾客给他的小费,转到其银行户头里。
在地铁站附近的陈女士(69岁)受访说,她观察到驼背叔数个月前出现在蔡厝港地铁站附近,有时即使下雨,对方也穿着雨衣送餐。
她指驼背叔走得不快,有时交通灯变“红人”了,他都还没过完马路,但轿车司机都耐心等待。
新闻来自:中国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