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性别失衡日趋严重 3000万男性找不到老婆

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兼南开大学教授原新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指出,中国长达4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(性别失衡)问题,已经导致了超过3000万名中国男性寻找不到国内的婚姻伴侣。

据经济观察报报导,最近有中国媒体引用了《中国统计年鉴(2022)》的数据,截至2021年,中国15岁以上的单身人口约为2.39亿,这一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
但原新教授对此表示,中国法定的结婚年龄为男性22岁、女性20岁,同时“单身”的定义存在争议,因此以15岁为标准来计算单身人口并不准确,真正的单身人口数量肯定低于这个数字。

然而,原新指出,值得关注的是,长达40年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已经导致一些人“被动单身”,并且引发了中国超过3000万名男性无法找到婚姻伴侣的问题。

他透露,1982年中国第3次全国人口普查时,性别比达到108.5(男性除以女性,数值越高代表男性越多,比重越失衡),高于107的正常值上限。此后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波动上升,2004年达到了最高值121.2,经过官方大力治理开始下降,2021年才降到108.3。

原新表示,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导致了部分人的婚姻竞争日益激烈,伴随而来就会出现两个问题问题。一是婚姻的竞争性在增强,随之而来的如彩礼(聘金)的增加、选择性的增强、结婚成本的上升等。二是婚后家庭的稳定性会受到挑战,毕竟有3000多万的男性结不了婚,导致离婚率有可能上升。

性别失衡问题不仅在婚姻领域产生影响,还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。青壮年期的男性有生理需求,如果这些需求无法得到满足,可能会导致社会治安问题和刑事案件的增加。此外,老年时期缺乏后代和伴侣,也增加了养老的复杂性和压力。

原新强调,性别失衡问题不会自然消失,是长周期现象,贯穿整个生命周期,大龄未婚男性需求短期内不会自动解决。因此,必须积极主动因应性别失衡社会,以国家统筹治理模式应对性别失衡问题。

尽管有人认为单身者会有更高的消费力,但原新教授认为,这一观点并不准确。一些单身者可能会选择更小型的住房,或者甚至没有购房的意愿,,就像日本、韩国的一些单身者只想维持最低的生存需求,也不愿就业。如果大多数人都对高消费缺乏兴趣,将难以刺激经济增长。

新闻来自:东方日报